-
保定英利集团考察涿鹿科技园区 共探新能源合作新机遇
涿鹿县科技园区近日迎来重要考察活动,国内新能源领军企业代表团队到访参观,双方围绕招商引资、产业协同等议题展开交流。此次考察为区域新能源产业链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展现了涿鹿县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吸引力。 一、考察团队实地走访园区重点企业 考察团队先后参观了园区内多家高新技术企业,重点了解单晶硅材料、半导体器件等领域的生产技术与发展现状。在企业生产车间,来访人员详细观摩了智能化生产线,并与企业技术人员就工艺流程、产品应用等话题进行探讨。 二、涿鹿县展示科技创新成果 在园区展厅,考察团队全面了解了涿鹿县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园区重点展示了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园区在政策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三、政企共商产业合作方向 座谈会上,双方就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交换意见,探讨了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可能性。涿鹿县方面表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投资兴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企业代表对涿鹿县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给予积极评价。 四、深化合作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此次考察活动为双方后续合作创造了良好开端。涿鹿县科技园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对接行业龙头企业需求,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方也表示将持续关注园区发展,寻求更多合作机会。
2025-08-15
-
保定与云南城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共筑文旅产业新高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保定市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入云南省属大型国企资源,与云南城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以文旅产业升级为核心,将依托保定涞源、涞水、易县三地优质资源,打造京津冀区域文旅融合示范项目,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强强联合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城市开发运营主体,云南城投集团在旅游度假区开发、会展经济运营等领域具备丰富经验。此次合作将重点围绕“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建设,整合保定西部山区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底蕴,构建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康养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签约仪式上,双方明确将通过资源互补、产业联动,共同探索“文旅+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 二、精准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保定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占据重要区位优势,此次合作是落实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具体实践。云南城投集团将引入成熟的文旅项目开发经验,助力保定承接京津冀消费升级需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易县作为协同签约方,将率先开展古燕文化资源活化利用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狼牙山、清西陵等景区的服务能级。 三、创新机制保障项目高效落地 为确保合作实效,双方建立了三级联动推进机制:市级层面统筹政策支持,县级政府强化要素保障,企业专班负责市场化运作。这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既保障了项目合规性,又能充分发挥企业专业优势。目前已有包括山地度假酒店群、国际露营基地在内的多个子项目进入前期规划阶段。 四、打造北方文旅产业新标杆 此次合作不仅限于基础设施建设,更注重产业链整体提升。云南城投集团将联动其战略合作伙伴,引入文创设计、智慧旅游等上下游企业,在保定形成文旅产业集群。相关规划显示,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带动直接就业超万人,间接促进周边农副产品销售、民宿产业升级等关联效益。 此次战略合作标志着省际资源协作进入新阶段,通过跨区域优势资源整合,不仅为保定文旅产业升级提供新引擎,也为京津冀与西南地区经济互动树立了示范样板。双方表示将持续深化合作内容,定期评估项目进展,确保各项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2025-08-15
-
台湾长宜电通考察鹿泉绿岛火炬开发区 深化招商引资合作
近日,台湾长宜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行赴石家庄考察,鹿泉绿岛火炬开发区是此次考察的重要一站。地方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陪同考察,开发区方面详细介绍了园区规划、交通区位及备选地块等情况,旨在通过此次交流深化招商引资合作,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一、考察背景与合作契机。此次考察是应地方党委主要领导邀请开展的专项活动,体现了石家庄对台资企业的重视,以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台湾长宜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相关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双方希望通过实地考察增进了解,探索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的合作空间,为后续项目对接奠定基础。 二、园区规划与区位优势。鹿泉绿岛火炬开发区作为石家庄重要的产业发展平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考察团现场听取了园区在产业定位、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介绍,了解到园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同时,园区紧邻石家庄主城区,拥有便捷的公路、铁路交通网络,区位优势显著,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的物流保障。 三、备选地块与配套保障。为让考察团更直观了解落地条件,开发区方面重点展示了多块备选地块的详细情况,包括地块位置、地形地貌、周边产业配套及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接入情况。这些地块均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且已完成前期土地平整等工作,具备“拿地即开工”的便利条件,能够满足企业在生产、研发、办公等方面的空间需求。 四、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地方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向考察团介绍了石家庄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举措,包括简化审批流程、落实惠企政策、提供要素保障等。开发区作为政策落实的“前沿阵地”,建立了“一站式”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从项目洽谈、落地到运营的全周期服务,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 五、合作展望与后续行动。考察团对鹿泉绿岛火炬开发区的发展潜力和营商环境给予肯定,表示将认真研究此次考察成果,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与园区产业定位,进一步细化合作方案。地方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对接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期待双方以此次考察为契机,尽快达成合作共识,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为石家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08-15
-
唐山文旅产业蓄势腾飞 13个重点项目签约助力全域升级
在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下,唐山市以文旅产业为突破口,通过招商引资汇聚发展动能。近日,当地集中签约13个文旅产业项目,涵盖健康养生、生态休闲、体育文化等多元领域,总投资规模超200亿元,标志着唐山全域旅游发展迈入新阶段。 一、多元业态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 此次签约项目聚焦“文旅+”跨界融合,形成多维度产业矩阵。美丽南山健康小镇项目将中医康疗与森林度假结合,打造京津冀区域健康生活示范区;曹妃甸国际生态文化健康城项目依托滨海湿地资源,构建集科研教育、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体系;英国房车营地项目引入国际化运营理念,填补华北地区高端露营市场空白。南湖休闲体育文化产业园区则通过承办国际赛事与全民健身活动,推动体育消费与旅游经济联动发展。 二、海陆联动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唐山市充分发挥“山、海、湖、岛”资源优势,优化空间布局。国际旅游岛片区成为投资热点,花漾尔湾康养度假小镇与寰渤海旅游度假娱乐综合体形成双核驱动,前者主打滨海医养,后者规划建设主题乐园、免税购物等业态。迁西县依托长城文化带与板栗产业基础,加速推进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建设,形成“农旅文”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三、产业升级赋能城市转型 近年来,唐山将旅游业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引擎,实施“工业遗存+文旅”创新战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工业旅游项目已形成品牌效应。此次签约项目中,唐山国际旅游岛通过导入邮轮母港、海洋温泉等高端配套,推动传统滨海旅游向度假经济升级。统计显示,当地文旅产业对第三产业贡献率已提升至21%,带动就业超10万人。 四、政策护航保障项目落地 为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唐山市成立文旅项目专班,建立“一项目一方案”服务机制。在土地供给方面,优先保障重点文旅项目用地指标;在审批流程上,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目前22个在建文旅项目均纳入年度重点工程清单,相关部门通过月度调度、专项督查等方式,确保年内完成120亿元投资目标。 随着这批项目的实施,唐山将形成“北部长城文化、中部工业体验、南部滨海休闲”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未来三年,当地计划培育3个百亿级文旅产业集群,推动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025-08-15
-
唐山政协新一届主席团首次会议聚焦高质量发展与招商引资
2024年3月下旬,唐山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召开首次会议,全面部署新一届政协重点工作,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会议审议通过多项重要议程,为后续会议顺利召开奠定基础,彰显唐山凝聚共识、服务大局的履职方向。 一、会议组织严谨高效 唐山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主席团首次会议应到成员46人,实到46人,符合法定程序要求。会议明确了主席团常务主席及会议主持人选,审议通过常务主席会议主持人职责清单,确保组织架构完整、权责清晰。同时,会议细化小组编组方案,优化讨论单元划分,为后续专题协商提供制度保障。 二、重点工作紧扣发展主线 会议审议通过的副秘书长名单及小组召集人机制,突出服务唐山“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核心任务。特别强调要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绿色能源等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引资专项调研,通过政协平台吸引优质资源落地。此外,会议决定邀请历届政协领导出席开闭幕式,既体现政治传承,又凝聚发展合力。 三、制度创新提升履职效能 唐山市政协此次会议创新性优化委员编组办法,将经济界、科技界委员交叉编组,促进跨领域协同建言。小组划分兼顾区域平衡与专业特长,增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港口经济”等特色议题组,强化建言资政的针对性。 四、锚定目标服务地方经济 会议强调,新一届政协要聚焦唐山打造东北亚经济圈窗口城市的目标,重点监督营商环境优化政策落实情况。通过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跟踪反馈机制,推动政协提案与产业项目精准对接,为唐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会议标志着唐山市政协新一届履职工作全面启动,后续将围绕会议确定的路线图,系统推进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重点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2025-08-15
-
唐县八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生物经济与清洁能源双轮驱动
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唐县近日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8个重大项目正式启动建设,总投资规模达141.31亿元。这批项目涵盖生物经济、高端制造、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标志着唐县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一、古北岳生物经济示范区引领产业升级 作为此次开工的重头戏,总投资120亿元的古北岳生物经济示范区项目备受瞩目。该项目将整合区域生物资源,打造集研发、生产、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示范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农业生物技术等产业,预计建成后可带动周边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为唐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制造业项目提升产业链水平 汇银木业投资4.2亿元建设的纤维板生产线,采用国际先进工艺,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领域。年产3000辆专用汽车生产项目投资2.8亿元,主要生产环卫、工程等特种车辆,填补了唐县在专用车制造领域的空白。圣雪绒集团投资2.2亿元的羊绒衫生产线,将进一步提升当地纺织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三、清洁能源与环保项目协同推进 在绿色发展方面,英利集团投资1.95亿元建设20兆瓦光伏电站,年均发电量可达2400万度。投资5.1亿元的洁净煤配送中心采用封闭式仓储和智能化配送系统,大幅降低煤炭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县城集中供热项目投资3亿元,建成后将替代分散燃煤锅炉,实现减排二氧化硫约800吨/年。 四、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无烟纤维素项目投资2.06亿元,采用新型生物酶解技术生产环保材料,产品可替代传统塑料制品。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唐县在传统产业升级上的决心,更展示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 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唐县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有力推动当地产业结构优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025-08-15
-
唐丰颐园率先引进进口黑莓试种 探索现代循环农业新路径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小集镇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唐丰颐园现代循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有限公司,以特色种植带动产业升级。2024年,该公司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试种2万余株进口黑莓,目前植株长势良好,预计明年可实现挂果并延伸至黑莓酒加工领域。这一项目不仅填补了当地高端浆果种植的空白,也为农业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新样本。 一、进口黑莓落地小集镇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国内高端水果消费需求持续增长,黑莓因其营养价值和深加工潜力备受关注。唐丰颐园通过技术合作引进适应北方气候的改良品种,结合小集镇土壤及气候条件进行科学试种。项目落地后,可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同时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与就业机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 二、技术支撑与科学管理保障种植成效 为确保黑莓顺利生长,唐丰颐园联合农业科研机构定制了精细化管护方案。从土壤改良、水肥配比到病虫害防治,均采用数字化监测系统实时调控。此外,基地配套建设滴灌设施与防风网,应对极端天气影响。目前,植株成活率超九成,部分已进入花芽分化阶段,为明年量产奠定基础。 三、产业链延伸助推农业附加值提升 除鲜果销售外,唐丰颐园同步规划了黑莓深加工生产线,重点开发黑莓酒、果酱等产品。黑莓酒酿造将采用低温发酵工艺,保留果香与花青素成分,契合健康消费趋势。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加工鲜果量可达百吨级规模,带动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 四、示范效应助力区域农业转型升级 小集镇将该项目纳入特色农业扶持清单,通过政策倾斜吸引更多企业参与高附加值作物种植。唐丰颐园的成功试种也为周边县市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经验,部分乡镇已启动类似品种的引种评估。未来,区域或形成以浆果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当前,唐丰颐园正加快完善冷链仓储设施,并与电商平台达成合作意向,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网络。这一项目的持续推进,标志着小集镇在现代循环农业领域的创新突破,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了新动能。
2025-08-15
-
唐山等六市领跑河北招商引资 外资大项目聚焦高端制造业
河北省在吸引外资领域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前八个月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达73.3亿美元,同比增长5.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比超96%。衡水、唐山等六市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力,外资集中投向第二产业的高端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等领域,香港仍是最大外资来源地。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 六市贡献显著 数据显示,衡水、唐山、定州、邯郸、石家庄、邢台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六市合计带动全省外资增长8.3个百分点。唐山凭借产业基础优势,在装备制造领域吸引多个外资项目;石家庄则依托高新区政策红利,推动生物医药等产业外资落地。 二、大项目主导外资结构 超亿元项目11个 全省55个外资项目到位资金超3000万美元,合计占比达67.7%,其中11个项目突破1亿美元。这些项目多集中于石油化工、精密设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反映出外资对河北产业链升级的长期信心。 三、第二产业占比近六成 专用设备制造激增46倍 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60.6亿美元,同比增长9.8%。合同外资中,专用设备制造业以7.2亿美元规模实现46.7倍增长,铁路船舶制造业从零突破至3.9亿美元,凸显高端制造领域吸引力。 四、高新技术领域外资翻倍 占比提升20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新设外资企业20家,合同外资额同比增长1.3倍,占全省比重升至34.5%。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欧洲资本在该领域投资额同比上涨120%。 五、亚洲欧洲占外资来源超八成 香港持续领跑 亚洲地区直接投资52.1亿美元,同比增长21.9%,欧洲投资6.2亿美元,增速达120%。香港以42.9亿美元投资额稳居首位,德国、荷兰在技术合作领域表现活跃。 河北省商务部门表示,将优化重点园区配套服务,强化产业链招商,进一步扩大高端制造业外资规模。
2025-08-15
-
唐山高新区三个重点项目获国家资金支持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背景下,唐山高新区三个重点项目成功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标志着该区域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迈出重要步伐。此次获批的2522万元资金将用于推动矿用机器人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道路改造,为河北省唯一入选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城市注入新动能。 一、重点项目通过国家级审核 中信重工开诚矿用机器人工程实验室工程、纬一路二期、龙泽北路三个项目经过市级、省级和国家发改委的严格审核,最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其中,矿用机器人项目聚焦智能化技术研发,旨在提升矿山安全性和生产效率;纬一路二期和龙泽北路项目则致力于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二、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升级 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旨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供给侧改革,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国首批12个入选城市中,唐山作为河北省唯一代表,展现了其在传统工业转型和新兴技术应用方面的示范作用。此次资金支持将进一步加速唐山高新区的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资金用途与区域发展 2522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将重点投向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领域。矿用机器人项目预计带动相关产业链协同发展,纬一路二期和龙泽北路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为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创造更优环境。 四、示范效应与未来规划 唐山高新区的成功入围,为河北省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该区域将继续深化与国家部委的合作,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推动更多重点项目落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资金支持不仅是对唐山高新区前期工作的肯定,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项目的逐步实施,该区域有望成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为地方经济注入持久活力。
2025-08-15
-
唐山京唐港迎首批进口整车落地 河北汽车贸易开启新篇章
河北省通过招商引资实现汽车进口领域重大突破,唐山京唐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式运营后,首批4辆进口汽车顺利通关。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河北省结束了依赖外地口岸进口汽车的历史,为区域汽车产业链升级和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一、口岸建设填补区域空白 2017年,国务院批准京唐港成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同年通过省级验收。该口岸的投用解决了河北省长期缺乏整车进口通道的痛点,此前省内企业需通过天津、上海等口岸转运,物流成本高且周期长。京唐港依托深水泊位和保税政策优势,成为京津冀地区汽车贸易的重要节点。 二、降本增效惠及企业与消费者 首批进口的丰田塞纳和雪佛兰科迈罗车型,通过京唐港直接通关,节省了约10%的转运费、滞箱费等中间成本,物流时间缩短两天。相关企业表示,口岸的开放显著提升了供应链效率,未来将推动进口车价格下探,消费者购车选择更丰富。 三、政策配套优化通关体验 唐山海关为保障口岸高效运行,提前组织业务骨干赴国内成熟口岸学习监管经验,设立专项服务窗口,实施“提前申报”“预约查验”等便利化措施。通关流程从申报到放行实现全链条无缝衔接,单辆汽车通关时效较传统模式提升30%以上。 四、区域经济与产业协同发展 京唐港整车进口业务的开通,不仅促进唐山临港产业集聚,还将带动河北省汽车销售、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配套产业升级。未来口岸计划拓展平行进口车、新能源车等业务,与天津港、曹妃甸港形成差异化互补,助力京津冀打造世界级汽车贸易枢纽。 此次整车进口的突破,是河北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也为华北地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2025-08-15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